行中国,看世界:金科“扬”梅实践团“农保”千畦,普惠万家项目——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
2025-07-1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中央“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关于普惠金融的践行,响应团省委实施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号召,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促进农保在乡村普及,202579日至713日,深圳大学金融科技学院金科“扬”梅实践团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开展以“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梅州作为粤东北重要农业产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农业保险在分散生产风险、保障农户收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作用关键。金科梅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深入西阳镇多个乡村,调研基层农业保险实施情况,与当地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参保、理赔满意度等实际效果,收集需求与改进建议。同时,通俗讲解保险与金融知识,扩大惠农覆盖面。

此次调研系统收集了农业保险在基层推广应用的一手资料,包含成效与困难,为优化政策、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助力发挥农业保险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产业兴旺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深大智慧金科力量

走访深圳太平洋保险,深究政策农险   

为全面、深入掌握农业保险相关情况,实践团于出发前专程前往位于深圳的太平洋保险公司开展实地参观与交流活动。其间,实践团与该公司农业保险业务负责人汪总进行了一场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会谈。与汪总的会谈中,实践团成员围绕农业保险的产品种类、风险评估机制、理赔流程、市场推广策略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多个关键议题展开提问。汪总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解答,不仅分享了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还对当前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客观分析。汪总还详细介绍了深圳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的变化,由最初“政府80%+企业20%”调整为“政府60%+企业40%”,且补贴仅限本地及深汕合作区。

这次深入交流使队员们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及相关国家政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了政府和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实践团后续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专业指导。

对话梅州太保,悉察本土特险

为深入了解梅州特色农业险种的运作情况,团队又走访梅州太平洋保险公司,与梅江区农业保险业务负责人刘经理进行深入访谈。

访谈中,刘经理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积淀,系统阐述了当前农业保险的整体发展现状,并重点剖析了理赔环节面临的实际困难,例如定损标准不易把握、理赔操作流程较为复杂等关键问题。针对实践团提出的气象指数险价格指数险等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刘经理逐一给予细致解答。他以清晰的逻辑框架和详实的数据支撑,帮助团队成员深化了对农业保险创新发展模式与多元化发展路径的理解。

在介绍地方特色险种时,刘经理以金柚价格指数保险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阐释。他强调,该险种是紧密结合梅州地区金柚产业的独特性与发展需求而量身定制的创新产品。通过建立精准的市场价格监测机制和构建科学的理赔模型,这项保险创新有望成为保障柚农稳定收益、有效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有力工具。


访谈政府机关,普及农保民意

   

为进一步探究当地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相关补贴政策,实践团前往梅江区农业农村局,与梅江区农业局农业保险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负责人向队员们全面介绍了梅江区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和农业保险补贴相关工作。她强调,“我们的农业保险工作始终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也始终实行财政支持、分级负责、预算约束、政策协同、绩效导向、惠及农户的原则”。通过此次座谈,实践团成员对梅江区政府在农业保险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具体实施方式有了更为清晰且深入的认识。


踏访村庄询农险,宣讲科普润民心

拥有逾百年枇杷、柚子种植历史的北联村、清凉村、塘青村等村落,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长期积累的种植经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果种植产业。为深入了解当地实际民情,探究农业保险对当地农业产业的影响,精准把握村民的现实需求,实践团深入上述村落,与村民开展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为精准掌握村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状况,实践团精心设计并挨家挨户向村民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了村民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参保意愿、期望保障范围等多个方面,旨在全方位收集村民对农业保险的真实反馈。

  

通过此次深入的交流与问卷调研,实践团发现当地村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普遍不足,多数村民对其基本概念、保障机制及理赔流程等关键信息知之甚少,参保意识和积极性普遍不高。针对当地村民对农业保险认知不足的情况,实践团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农业保险科普讲座,以实际行动为基层农业保险普及贡献力量。团队成员从专业视角出发,充分考虑到村民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摒弃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运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科普常用的金融常识。在此基础上,着重围绕农业保险展开系统讲解,涵盖农业保险的基本概念、保障范围、参保意义、理赔流程等内容。成员们还结合当地常见的农业生产风险和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农业保险在降低农业生产损失、保障农民收入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践团成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做好农业保险普及宣传工作,耐心解答村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此次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有效填补了村民在农业保险知识方面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村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水平,为后续推动农业保险在当地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寻访北联红址,重温往昔峥嵘

北联村作为广东省首批红色示范村之一,是革命老区精神传承的鲜活载体,也是梅州革命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这一片红色的热土,是新中国前夕游击队活动的地区,历经渡口之战、茅坪之战等战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极大贡献。

 

在村干部的详细讲解下,实践团成员走进红色基因馆中深入学习北联村的革命历史,聆听革命人物的英勇事迹。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物,静静诉说着革命先辈的英勇故事,队员们驻足凝视,在一件件文物前回溯烽火岁月,于字里行间体悟先烈们的赤诚与担当。

全体队员在鲜红的党旗下整齐列队。面对庄严党旗,大家昂首肃立,心潮激荡。这一刻,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愈发强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成为每位队员心中沉甸甸的责任与信念。


翠峰茶韵醇美,农险护茗无忧

梅江区西阳镇作为省级茶叶产业园核心区,近年来重点发展富硒茶产业并推广茶树种植保险。实践团为深入了解当地茶产业,走访了知名茶企“苏记祥实业有限公司”,并在负责人苏先生带领下赴清凉村调研,并与该村村长进行了深入座谈。

   

交流中,双方围绕多个关键议题展开探讨。村长详细介绍了虫害对茶叶产量的影响以及茶树“种植险”的现实意义。他指出,“种植险”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保障政策,能够在灾害发生后为茶农提供及时的经济补偿,降低茶农因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所面临的风险,稳定茶叶生产,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村长的介绍使实践团成员更具体地理解了农业保险在特色经济作物领域的关键作用。

  

随后,实践团实地探访了茶叶加工厂和茶园。在加工车间,团队成员系统观摩了茶叶从发酵到干燥、精制的全流程工艺,直观感受了每一道工序对茶叶外形、香气形成的影响。此次探访使实践团成员对茶叶从种植生长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有了全面的了解,深化了对特色农业产业运作模式的认知。


踏访梅州佳处,学习客家文化

在梅州调研期间,为了深入学习客家文化,实践团先后走访客天下围屋、千佛塔及东山书院等文化地标,深入感知客家文脉:

客天下围屋:通过实地考察建筑形制与空间布局,团队深刻了解到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团结精神及精湛营造技艺;

千佛塔:参访过程中,佛教艺术遗存清晰展现了其对客家地区精神生活的深远影响;

东山书院:馆藏文献与历史展陈,生动诠释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源流。

聚焦产业文化维度,团队重点调研地方特色茶产业。在苏记祥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苏先生的带领下,成员们赴慕春山茶艺学校,系统学习客家炒绿传统茶艺。从温杯洁具、投茶摇香到注水出汤,团队成员全程参与传统炒茶流程,体验客家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助力文化传播,团队拍摄客家炒绿宣传片,通过镜头记录这一特色产品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正如苏先生所期许:愿客家茶香飘向世界。

    

此次调研使团队深刻认识到,梅州将丰厚的文化资源与特色产业有机融合,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这种文化赋能模式,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撑。


金科“扬”梅实践团梅州之行顺利收官,队员们收获颇丰,为后续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实践中,实践团通过与当地政府、保险公司、村书记及村民深入交流,全面了解西阳镇农业发展与农业保险应用情况,深刻认识到农业保险对分散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入至关重要。但推广存在难题,部分农民认知偏差、理解条款困难,参保积极性低;保险产品设计与实际脱节,理赔程序繁琐。为此,实践团提出,一方面要让保险设计贴合当地生产、简化条款流程;另一方面需多方协作,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保险公司创新产品,村委会加强宣传队员发挥专业所长开展农业保险科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知识,提升了当地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与参保积极性,为推广发展奠定基础。

此次实践是队员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成功范例,他们为西阳镇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未来还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贡献更多青春智慧。